<th id="lt7cc"><em id="lt7cc"></em></th><th id="lt7cc"><progress id="lt7cc"></progress></th>
    

          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 清廉學校 廉潔文化

          寫下千古名篇的他,不只愛“蓮”,更愛“廉”


          岳麓書院有一副對聯(lián):“吾道南來,原是濂溪一脈;大江東去,無非湘水余波”?!板ハ蔽挥诮裼乐菔械揽h境內。這條原本默默無聞的小溪流卻因為它的一位北宋同鄉(xiāng)而成為了一個人和一個學派的代稱。這個人便是周敦頤。


          周敦頤何許人也?他托物言志的千古名篇《愛蓮說》遠播海內外,影響了一代代讀者。而《愛蓮說》之所以成為經典,既在其文,又在作者其人。

          周敦頤,道州營道樓田保(今湖南省永州市道縣樓田村)人,世稱濂溪先生,是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、中華廉潔文化的奠基人,宋朝著名的文學家、哲學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。周敦頤不愛隱逸的菊,不愛富貴的牡丹,獨愛花之君子——蓮,只因其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”,是為“廉”。


          1054年,37歲的周敦頤任南昌知縣時,有一次突染重病,昏迷不醒,周圍人在收拾他的“遺物”時,打開一只隨行他多年的半舊木箱,發(fā)現(xiàn)除書籍、衣物外,“錢不滿百”,莫不嘆服。


          1066年,也就是周敦頤寫下《愛蓮說》后,他移任永州通判。永州這地兒離周敦頤的老家道州很近,侄子仲章便來看他,順便想讓叔叔給寫一封舉薦信,為自己求個一官半職。周敦頤斷然回絕了。他寫了一首《任所寄鄉(xiāng)關故舊》,讓叔侄兄弟傳閱,既解釋了拒絕之因,也堵住了求官之請。



          周敦頤以他為官30多年的清正廉潔,踐行了“官清贏得夢魂安”。為官的朋友們想出錢為他新建一所住宅,他婉言謝絕說,"我節(jié)衣縮食是為了給黎民百姓作表率,防止奢華浪費之風盛行?!?/span>

          但周敦頤絕不是“清而不為”。他在《通書》中寫到:實際的能力和貢獻超過所得的榮譽,為善;所得的榮譽超過實際的能力和貢獻,為恥。


          我們從周敦頤一生若干個10年中,各選一朵“清而有為”的小浪花 。

          1050年,33歲的周敦頤任桂陽(今湖南汝城)縣令,正值瘟疫大流行。他一面組織遍訪名醫(yī)制備良藥,一面指揮疫區(qū)隔離防止擴散。疫情有效控制后,又訪貧問苦,勸農興學,社會風氣不斷好轉,經濟狀況持續(xù)改善。

          1060年,43歲的周敦頤任虔州(今江西)通判,頂頭上司是與“黑臉”包公齊名的“鐵面御史”趙抃。趙抃曾收到反映周敦頤沽名釣譽不務實功的舉報,故對初到虔州的周敦頤不冷不熱。但周敦頤不卑不亢,不矜不伐,用心履職,最終贏得趙抃認可。他因病退隱后,仍被趙抃多次舉薦。

          1071年,54歲的周敦頤任廣南東路(今廣東)提刑官,巡訪盛產硯石的端州,百姓舉報知州與民爭利,壟斷硯石開采制作銷售權。周敦頤調查后奏報朝廷,最終知州免職,還利于民。

          周敦頤為官30余載,雖一直在州縣,而不在朝廷,但政聲卓著,“清而有為”。黃庭堅評價他“廉于取名而銳于求志”。世人評曰:“短于取名而惠于求志,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”。

          作為理學開山祖師,周敦頤卻著述甚少,不足萬字。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進入語文教材的《愛蓮說》。周敦頤心口如一,知行合一,人如其文。

          1072年,周敦頤辭官退位,因囊中羞澀,沒辦法回歸故鄉(xiāng),遂歸隱廬山蓮花峰下濂溪書堂,讀書修身,授徒講學。他創(chuàng)立的理學思想經他的兩個著名弟子程頤、程顥傳承以及后來朱熹的發(fā)揚光大,成為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
          1073年,周敦頤因病去世。一顆蓮心,一世廉性。“出淤泥而不染”“以誠為本”“為政守拙”“官清贏得夢魂安”“養(yǎng)心在于寡欲”等理念是為人為官的至理名言,也是我們當今反腐倡廉的優(yōu)秀借鑒。


          香蕉影视在线观看播放,91av不卡在线,国产高清无码91zx,婷婷爱九月久久夜夜

          <th id="lt7cc"><em id="lt7cc"></em></th><th id="lt7cc"><progress id="lt7cc"></progress></th>